矿物元素和维生素是日粮中含量较少但又必需的一些组分,有不同的生化和结构功能,这些组分对维持动物机体正常机能非常重要,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。
1、维生素D与钙磷。
钙是促进骨骼和牙齿钙化,保证骨骼正常发育的重要矿物质,也是蛋壳的主要组成成分,还具有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和收缩功能,促进凝血。磷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,也是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,可形成磷脂,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,参与体内脂肪的转运与储存,参与能量储存,还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,磷也是体内磷酸盐缓冲液的组成成分,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。钙和磷主要从小肠以简单扩散和主动转运方式吸收入血。反刍动物的瘤胃可吸收少量磷。维生素D在肝脏和肾脏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1α,25-二羟基维生素D3,通过血液转运至小肠,能刺激小肠黏膜合成钙结合蛋白,钙结合蛋白能与钙发生特异性结合,促进钙主动吸收,磷发生被动吸收。
2、B族维生素与硫。
硫是生物素和硫胺素的组分,为动物胃肠道微生物消化纤维素、利用非蛋白氮合成维生素B族所必需。硫作为生物素的成分在脂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,作为硫胺素的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。
3、维生素A与铁。
维生素A对铁吸收的有影响作用,维生素A缺乏与铁代谢紊乱有关,添加维生素A可改善铁状况的血液指标。Roodenburg(1996)研究发现,饲喂无VA日粮,在铁充足情况下,添加 VA后可降低脾、股骨铁浓度,这种效应随着VA缺乏程度的增加而增加。VA是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,有报告指出严重缺乏VA可导致RNA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异常,引起血细胞生成障碍,继而导致贫血。
4、维生素A与锌。
维生素A与视黄醇结合蛋白(RBP)均在肝脏实质细胞中合成,两者结合后形成全视黄醇结合蛋白(holo—RBP),分泌进入血液发挥生理作用。锌影响维生素A的转运过程就是通过影响RBP的合成实现的。一方面,肝脏合成和分泌视黄醇结合蛋白(RBP)必须有锌的参与,锌可能作为RBP合成所必需的酶的一种辅助因子来发挥作用。[1]
5、维生素E与硒。
VE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生物抗氧化剂,VE结合在细胞膜上使细胞免受自由基进攻和过氧化损伤,而硒通过GSH-Px等阻断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,而且硒又是GSH-Px的必需成分。VE和硒在防止过氧化损害方面具有互补作用。共同保护细胞膜的质膜结构的完整性。饲料中VE不足时,易出现缺硒症状,也只有硒充足,VE才能在体组织内起作用。在硒不足时尽管VE足量,也会有过量的过氧化物与不饱和脂类起化学反应而损害细胞,VE和硒两者任一种处于临界缺乏的情况下,可通过补充另一种来克服;但如果两者中有一种供给量低于临界值,则另一种即使过量也不能预防临床症状的发生。因此,在生产
实践中,当向饲料中添加硒时,应同时添加VE。硒是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,硒与VE有密切的关系,其营养作用有相似之处,但二者又不能完全互相代替。[2]
6、维生素B12与钴。
维生素B12是一个结构最复杂、唯一含有金属元素“钴”,又称为钴铵素。维生素B12在肝内转变为脱氧腺钴铵素和甲钴铵素两种活性形式,参与体内多种代谢活动。脱氧腺钴铵素是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的辅酶,参与丙二酸与琥珀酸的互变与三羧酸循环。甲钴铵素是甲基转移酶的辅酶,参与蛋氨酸、胆碱与嘌呤和嘧啶的合成,其他多种酶系也含钴铵。
[1]郭宁,朴建华.维生素A与铁锌之间的相互作用[J].卫生研究,2005,34(1):126-128.
[2]佘禄明.维生素E与硒的抗氧化机理及应用现状[J].山东畜牧兽医,2011,32(9):75-76.